年以來,國家質檢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電力公司聯合會、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等6部門,集中力量加速提高中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和工業開展水平。
兩年來,中國電線電纜職業逐漸走出“質量陰霾”,今年5~9月,國家質檢總局對10個省(自治區)1225家公司出產的1762批次電線電纜進行了監督檢查,產品抽樣合格率達88。
2%。
統計顯示,2011年中國線纜職業產值已超越一萬億元,達到了世界 的規劃。
職業轉型晉級步伐顯著加速,工業開展后勁強健。
“近年來,電線電纜廠家如同雨后春筍般呈現。
據了解,目前中國的線纜出產公司已達到8000多家,隨之而來的是公司之間競賽越來越激烈,產能過剩、贏利下滑、低價中標等職業亂象屢遭詬病,很多公司為了謀取更多更大的利益,挑選不誠信的經營做法,導致偽劣產品流入市場,給全職業帶來質量危險。
”西安西電光電纜有限職責公司副總經理張玉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六部委聯合整治電線電纜職業痼疾,將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工業集中度將顯著提高。
電線電纜屢陷“質量門” 近幾年來,中國電線電纜職業因產品質量低劣、誠信缺失等亂象深陷“質量”漩渦,呈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局。
相關查詢顯示,業內有超越40%的公司遭遇過低于成本價中標、同行惡意壓價等不良競賽的閱歷。
職業乃至呈現至少有2/3的產品不合格,或者是偽劣產品的時期。
粗放式的開展模式令全職業風聲鶴唳。
“中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整體水平還不高,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合格率長時間在低位徘徊,中小公司產品質量動搖較大,部分公司實行產品質量主體職責意識不強,偷工
裁線機減料、制假售假等質量失信和違法景象比較突出,質量疑問對安全、 和健康帶來較大危險。
”遠東電纜有限公司資深營銷總監陳金龍介紹說。
一起,電線電纜整體產能嚴峻過剩,普通電線電纜出產配備利用率遍及缺乏40%;工業集中度不高,公司開展后勁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中低端產品的同質化競賽嚴峻,職業無序過度擴大,市場競賽不規范。
這些疑問一向制約電線電纜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
“電線電纜職業產值規劃占電工電器職業四分之一,是僅次于汽車整車制造業的第二大工業。
如今電纜的出產能力是需求的2~3倍,這種景象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但有些公司還在盲目的擴大。
無窮的市場需求給職業帶來機會,但一起也帶來無序競賽。
”張玉祥說。
據統計,在過去的10年內,電力系統因電線線電纜著火蔓延成災的重大事故逾百起,累計焚毀電線電纜32萬米,供電量的損失達100多億元;中國年花費銅的60%使用在電線電纜上,而不合格、不安全等因素導致的電線電纜中銅的有用使用率只有30%~40%。
轉型晉級初見成效 事實上,一些規劃大、注重品牌建設的電線電纜公司并不愿意與不規范的公司同臺競賽。
“大型公司有必定的品牌效應,承擔必定的社會職責,惡性競賽通常使這些公司加大成本投入,比較于民營公司的靈活性而言,大型公司在低價競賽中‘傷不起’。
”張玉祥說,此刻國家規范職業開展秩序,便顯得尤為重要。
年,6部門共同頒布施行了《對于推進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高的指導意見》;2012年初,質檢總局正式成立了6部門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高聯合工作組,建立施行了一系列有利于電線電纜質量提高和工業開展的準則措施,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力度不斷加大,方針牽引和引導作用持續閃現;公司產品質量主體職責深化落實,有利于職業健康開展的市場環境不斷優化,嚴厲打擊和懲處了一批違法違規公司,樹立了一批具有質量誠信領跑者形象的優秀公司典型,中國電線電纜公司質量自律水平、政府監管水平、職業開展水平和整體質量水平顯著提高。